首页 > 医院新闻>详情

浙二眼科也有“超级手术”

2016/5/12 20:47:52 来源:浙江快帮挂号网 • 浏览次数:866

超级手术
美籍华人来杭旅行突发眼病,几近失明,姚克教授团队成最后希望
一个半小时四种手术一气呵成,难度值在国际上属于高分
患者昨天出院,重新踏上旅程,半个月后可返回美国
本报记者 郑琪 本报通讯员 傅跃增 沈凌
  
昨天下午2点,浙医二院眼科病房里,准备出院的57岁旅美华侨黄女士做最后一次检查,终于能看清视力表的第一排E字了,她开心地笑了。就在一个月前,来杭旅行的她遭遇急性眼病,差点失去光明。
“病情急且复杂,在一个半小时里,我们做了四种手术,我从医30年还是首次。”主刀医生,著名眼科教授、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称此次“超级四联手术”,是基于丰富经验的一次大胆创新。

  右眼痛得无法入睡   一周后几近失明
  黄女士不会说中文,他的丈夫向钱报记者转述了整个发病过程——
  我刚退休不久,和老婆开始周游世界。今年第一站定在中国。4月4日,我们从美国飞来杭州,兴致都很高,去了西湖、宋城。
  意外发生在4月8日。当天晚上,我们在宾馆里休息,她突然说自己头疼,开始呕吐。我以为是累着了就让她好好休息,可那一夜她疼得“啊啊啊”直叫,两人都没睡好。
  第二天,我赶紧带她去医院看病。原来是右眼青光眼急性发作。服药、输液都没效果,一周之后,别说看清东西了,连光都快感觉不到了,整个人都吓坏了。最后,我们慕名找到浙医二院姚克教授。
  姚克教授是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(APACRS)副主席、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。在过去三十年中,他推进了国内白内障手术的五次技术革新,同时也是国内做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最多的眼科医生。
  “从医30多年,这次手术是最难的。”姚克教授告诉记者。
  难在哪里呢?首先,眼睛“太小了”。黄女士个子小,1米50左右,身子也瘦,整个人都是mini型。右眼也比正常人小一号,属于先天性小眼球,眼球结构本身不正常。
  其次,她患有膨胀期的白内障。膨胀的晶体挤占了房角,房水流通不畅。加上连日旅途疲惫,房水的“出水孔”完全被堵死,引起了青光眼急性发作。
  还有,眼压太高了,超过测量设备的上限60毫米汞柱,测都测不出来。在高眼压下进行眼科手术,就好比是用针在扎气球。
  黄女士的丈夫对姚克教授说,“我们哪儿也不去了,我打听过了,你是最好的,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。”
  姚克教授很有感触,如果因为自己的犹豫,而使远道而来的患者带着失望离去,不仅是患者的遗憾,也是医者永久的遗憾。
  
一台手术四种招术   化解危重病情
  4月26日,黄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。
  姚克教授首先在显微镜下,在薄如挂历纸的瓣膜上,切出一个微针孔,引流房水,接着又施行了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,以防止膨胀的混浊白内障再次引发青光眼。
  虽然手术方案反复思量,但危险一幕还是出现了——术中爆发恶性青光眼。这是眼科手术中最为凶险的一种术中并发症。
  姚克教授当机立断,决定再做玻璃体切除术。用最先进的微创23G穿刺针稳稳地扎入眼内,随着玻璃体切割头“嗒嗒嗒”的切割声,眼压开始慢慢下降。
 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操作“玻切头”,一边用左手食指的指尖轻轻按压眼球表面来测试眼压。随后,又注入了气泡维持前房稳定。
  因为黄女士不会中文,术中,姚克不时地用英文与她进行交流、安抚情绪,引导她注视的方向和目标,配合完成手术。
  1个半小时,手术结束时,掌声响起。在高眼压恶劣情况下,这台包含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、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、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眼前房重建及加气成形术的手术完美完成,难度值在国际上也属于高分。
  术后的当天晚上,姚克教授失眠了。他心里还在惦记:患者经历了如此复杂的手术,会不会再次出现术后恶性青光眼?
  而病房的那一头,黄女士已安然入睡。眼压终于降下来,眼睛不痛了,她得以甜甜地睡上一个安稳觉。
  尽管昨日出院了,但黄女士准备过半个月等伤口恢复得更好,再飞回美国。这段时间,她准备和丈夫到广州玩一圈。按她的话说,眼睛都恢复好了,还不赶快多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。
  聊天时,夫妇俩说了姚克教授一堆好话。记者提起,以前采访过姚克教授,他最欣赏的医生品质是刚毅、能吃苦、有担当。听到这里,黄女士笑得更开心了。她点点头说,“这次,我的感受最深刻!”

网上挂号:
1552963496 13757146860

手机访问本站

扫一扫